咨询热线 

400-123-4567

主页 > 案例中心

青丝到白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他们是新时代“大先生”
日期:2024年06月12日    来源:网络

  这世间有千千万万种职业,有人选择不断尝新,短短几年就多次转换赛道;也有人选定便扎根,以职业为理想信念,在一项事业上奉献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

  就像这群“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数十载,将教书育人作为毕生事业的浙大管院 “大先生”。

  1月10日上午,浙江大学以一场诚挚而温馨的荣休典礼向2022-2023年度退休的浙大教职工表达感恩、感谢。典礼上,我们看见了不少熟悉身影,他们是国家“立德树人”育人事业的重要奉献者,亦是浙大“求是创新”精神与管院“健康力量”价值观的重要传承者。

  他们当中,有人一毕业便怀着满腔热血入职管院,扎根教学一线余年;有人在新浙江大学成立后听从组织安排,在各个平凡岗位上创新突破,默默铸魂育人30余年;有人经历层层考验、满腹经纶加入管院,引领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深耕科研育人与科教融合20余年。

  岁月如歌,在一次次立于三尺讲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忙碌中,在一批批灿若星辰的学子走向社会前的深情告别中,在助推管院一步步成为世界一流中国管理学院的喜悦中,他们的一头青丝逐渐变得花白,一道道皱纹,爬满额头……

  教育乃国之根本,习曾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为致敬这群胸怀家国、重教轻利、用一生践行“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管院“大先生”们,我们特别推出“致敬荣休者”专题策划,愿他们的动人故事能够激励更多人在教书育人岗位上深耕,让“求是创新”精神与“健康力量”价值观薪火相传。

  出生于教师世家的浙大管院案例中心前主任王世良,也在今年的退休名单中。他从小便受爷爷和爸爸“教书育人”精神影响,立志要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因此,在他长达40余年的教学生涯中,无论外界对成功者的评判标准如何演变,他始终心无旁骛,专注扎根于教学一线。

  从《科技管理》到《技术经济学》,再到《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他教过初入高校大门的本科生,也教过在行业中拼杀摸索、带着问题前来求学的MBA学生。

  于他而言,即使面对的是同一批学生,同一门课也应在不同日期有不同的呈现,因为知识是拿来用的,而非应付学分。

  为此,他拒绝“千篇一律式课堂”,坚持结合学生听课反馈创新教学范式,推动“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动能转化,以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系统培养学生解决管理现实难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他探索发现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相比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拥有更高质的教学效果。于是,他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深入企业调研、阅读大量书籍、搜集前沿实践做法、课前一天“闭关”备课等习惯,并在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管理难题的同时,持续带领学生开发教学案例,多篇案例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这些案例又用于教学,形成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良性循环。

  听过他上课的很多学生,都为他“日日新”、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与时俱进的授课内容所折服。

  “运营管理的内容模块非常繁多,王老师却能抽丝剥茧地帮大家理清主线,且不拘泥于课本,对当下的智能化管理也有案例分享,完全没有一点资深教授吃老本的样子,而是真正在追踪市场动态,不断丰富和更新自己的课程内容,第一次听他的课,我就对他深表敬佩,他满足了我对一位知名学府大学教师的各种人设想象:儒雅干练,精神矍铄,专业严谨、和蔼可亲。”

  “王老师讲起课来深入浅出,每次听课都会突然发现平时工作中遇到的运营管理难题一下子有了解决的希望,而且让我能够站在理论高度重新审视工作中的不足,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浙大管院2022级MBA学生郭灵乐、2021级MBA创客班学生王海东分别说道。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信服”,一批批学子在王世良的带领下扎根各行各业,解难题、勇创新,在浙里读懂中国;以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服务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类社会长足进步。

  在近两年的退休教师中,像王世良这样潜心教学数十载的老师还有很多,曾长期担任本科专业项目主任,兢兢业业,对学生和教学高度负责的戚译便是其中之一。

  他从事营销管理教学40余年,讲起课来生动透彻,课程案例紧跟实践,深受学生喜爱,被本科学子称作幽默风趣的“营销大师”。

  浙大管院自成立以来就有“蹲企业”的传统,长期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解难题的戚译有着丰富的营销理论知识与实战经验,在教学中同样注重科教融汇、产教融合,除了教授学生营销管理的知识框架和工具,他还会有意识地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设计极具挑战性的课后作业,课后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并重视倾听学生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他和王世良一样,都曾担任过课程组组长,对“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有着非同寻常的热忱与执着。

  还有同样重视案例教学与课堂创新的张大亮,其所著《现代营销管理》获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开发的多篇案例获得“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

  他的课堂,有着生动的理论与案例讲解以及精彩互动,这离不开他在课前的精心准备,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他也从未因线上授课而降低标准。他会围绕教学目标,在每一章节有针对性性的布置作业,严抓学生学习情况,并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都认真批改与点评;他也会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管理案例精英赛,锻炼学生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时常追踪市场动态、走近企业的他,还会邀请实业家到课上作分享,并结合理论为学生们层层分析,答疑解惑。对张大亮来说,永远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更好的课堂。围绕“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他多年来始终走在探索路上。

  曾担任《管理沟通》课程组秘书、全身心扑在教书育人事业上的叶欣,长期倾听学生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其多门课程在学生圈中炙手可热;为保证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企业合作、担任多家软件公司顾问的陈明亮,常为学生分享最新技术发展资料,邀请实业家到课上做分享等,其课程备受学生欢迎。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育的意义并非将他们打造成为相似的模型,而是结合他们的兴趣与特质因材施教,让他们以各自的路径与身份,成长为国之栋梁。”

  这是陈明亮坚持了20余年的博士生育人理念。工科出身、原本一心想去企业干的他,虽是在机缘巧合下选择了教师行业,但个性直率、思维理性的他,对教育的真谛却看得非常透彻。

  在他看来,若学生的兴趣与特质偏向于实践应用,他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到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行列中去做贡献。而若学生对学术感兴趣,他一定竭尽全力引领学生真正结识学术、爱上学术,最终成长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力军。

  这些理念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因为很多博士生在入读的前几年可能在研究上“颗粒无收”,或是陷入研究“困境”,难以按时拿到学位、顺利毕业,甚至有人因此放弃科研路。

  为了避免自己的学生经历这样的“阵痛”,陈明亮在过去数十年来始终坚持以学生顺利拿到学位为短期目标,以学生爱上学术、毕业后走上学术路为长期目标,以高度的责任心在科研育人这一伟大事业上倾注了大量心血。

  他会在博士生刚刚入学时,就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兴趣与特质,帮他们做好学习规划;他会为了保证学生能顺利毕业、更好地就业,从选题布局开始,精心辅导学生论文、紧密跟踪论文进展,让学生能够以论文一作发表高水平论文;

  他会以多种形式开展研究能力与方法论训练,从小论文到大论文,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写作能力;他会以学术例会、学术聚会、学术徒步等多种方式营造科研氛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他会将更多时间花在能力相对一般的学生上,因为他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顺利毕业。

  有时候因为太过操心,他甚至会因担心学生无法毕业而半夜惊醒。好在时光不负有心人,他培养的博士生正如他所愿,几乎都按时毕业,不少学生在毕业后仍对学术有着浓厚兴趣,成功入职双一流高校,并立志要像陈明亮那样,扎根中国大地,主持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深耕学术创新与科研育人事业。

  “在直博学习的前两年半,我的科研几乎处于原地打转状态。陈老师每周组织学术例会都会投入很大精力指导我。最初他会因材施教,尊重我的研究兴趣,让我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并加以辅导,这对前期建立我的学术品味和学术敏感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等到直博三年级这一关键时期,他极具预见性地提出让我深耕人工智能这一全新领域,这一建议让我很快便顺利完成了第一篇高质量论文。在陈老师的训练下,我逐渐爱上学术,成长为一名独立的研究者,并即将入职高校从事科研事业。”直博毕业生解兆涵如是说。

  如果说陈明亮是让学生在学术路上站稳脚跟的“学术护航者”,那么周歆红便是带领学生鼓起勇气、坚定叩开学术大门的“学术引路人”。

  1993年入职管院的周歆红,是浙江大学培养出来的经济学学士、硕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德国访问学者,多元化的学术背景,让她兼具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独到眼光,对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与热情,被师生们称为“旅游系里的人类学家”“最有才华的女老师”。

  在管院从事教学工作的多年间,她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特质因材施教,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曾引领多位有科研潜质的本科生“以学术为志”,走上学术之路。

  “在本科期间上过周老师的《跨文化管理》这门课程,毫不夸张地说,这门课上与周老师的接触为我后来选择读研埋下了种子。她会在课上给我们推介许多文献和书籍,并积极鼓励大家进行思考和分享,从阅读、思考到分享、听课,她在讲台上的热忱深深感染了我,以社会学的视角观察世界原来可以这么有魅力。”曾担任过该课程助教的博士生周碧悦满怀感恩地说道。

  “第一次见到周老师,是在大二专业分流之后,社会心理学的课堂上。当时我坐在教室的前排听她上第一堂课,深深被她的授课内容吸引,觉得她的课堂有趣且充满理论性。” 博士生童逸璇回忆说,“那时候的我们对学术研究一无所知。周老师就像是我们的学术领路人,给我们介绍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发展脉络和知识体系,引导我们尝试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并用她的学术热情感染着我们。是她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质性研究的魅力,从此萌生以学生为志业的想法。”

  还有很多受周歆红影响选择走上学术路的本科学子,如今的他们,或已成为管理学博士生,或已成为社会学博士生,还有人已成为高校青年教师,他们在祖国大地上继续传承着周歆红的学术热情与情怀,带领更多人加入科研育人事业,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献力。

  “周老师觉得指导有兴趣做研究的学生是应该的,不希望学生会有物质回馈,若学生能在未来把这份指导学生的学术热情传递下去,那便是对她最好的回报。从那时起,我就决定带着老师的期望在学术路上一直走下去。”2017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孙皓伦说。

  “爹系导师”“知心姐姐”“师父”“大家长”“救火员”……在这18位管院退休教职工中,每位老师在同学们心中都有一个有爱“标签”。

  他们在采访中谈到最频繁的词是“家”,脸上反复呈现的神情是对老师的感恩与眷念。他们说,青春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在求是园里,有这样一群如父如母的老师们,用爱与温暖建起另一个“家”,为他们遮风避雨,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2011级MBA毕业生寻琦对此深有感触。回想当年,若不是在一天课后敲响了导师王世良的门,若不是王老师多次像家人一样的耐心疏导与倾力帮助,自己此刻或许还徘徊在人生的岔路口、踟蹰迷茫,更不可能收获“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迎来事业的“雨过天晴”。

  像寻琦这样受到老师关爱的学生还有很多,比如李艳在王世良的用心训练下,如今已成长为引领西部振兴的高层干部;曾陷入科研困境、犹豫胆怯的博士生解兆涵,在陈明亮的鼓励与帮助下,如今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教师。

  “大学教育不只是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之所以被喻为‘园丁’,就是因为教师还承担着关爱学生的职责,要想学生之所想、乐学生之所乐,让他们多年后回忆起浙大学习时光,感到幸福与美好。”

  这是管院教师们所共同秉承的育人理念,而这18位退休教师们,在过去数十年间,始终在用“真诚行动”践行这一育人理念。

  陈明亮常常找学生拉家常、品美食、户外徒步,营造“家”文化氛围,让博士生们在非正式沟通中轻松交流学术,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科研生活难题;周歆红喜欢和同学们在东区教学楼、在启真湖畔面对面交流,这种交流不以毕业为限,学生成长的每个阶段都能随时找到这位“人生导师”,收到她送的书籍,获得她的无私资助;

  戚译平易近人,热心快肠,被学生称为“师父”,常在课堂之外徒步毅行,年轻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年老时依旧用爱呵护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甚至是学生的孩子;叶欣温柔细腻,常与学生一对一沟通,50-60人的班级,她能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记得他们的需求,记得给他们家人般的关怀,一个都不能少。

  大学教育是由教师、学生以及校园共同组成,要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打造 “家”文化,还需打造“仪式文化”,强化学生心理认同,让学生在管院学习充满自信、因身为管院人而自豪。

  过去30余年来,徐新灶一直在为此努力。他自96年开始担任团委书记,在管院开始招收首届学生时,他带领师生创新性地组织举办了管院首届“迎新晚会”,师生们在晚会上载歌载舞,歌颂属于管院的爱与荣耀,一种管院人专属的自豪感在学子们心中油然而生。

  这场充满“仪式感”的晚会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更让学子们在参与节目组织的过程中得到综合能力锻炼,同时丰富了课余生活,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管院大家庭的温暖。

  类似的“仪式文化”打造,还有与杭州剧院、浙江广厦、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合作举办的大型文艺晚会,以及后来每年如期举办的各类音乐晚会、毕业仪式、开学典礼等等,大大提升了管院学子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除了打造“仪式文化”外,作为思政线老师,徐新灶多年来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呵护学生健康成长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甚至因此减少了对家人的关心,儿子读初中时对班主任说,“老爸对学生比对我还要好”。

  听到这句话,徐新灶的心中愧疚不已,但他没时间去安抚,因为他不只是一个人的父亲,他还是更多管院学子们的“父亲”,他要24小时争分夺秒去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在就业时面临的难题,他的父爱要关照更多孩子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这种真诚无私、有求必应的爱,也让学子们将徐新灶视作自己的“父亲”,每次遇到问题,总是第一个想到找“徐老师”。时间久了,这些学生与徐新灶、与管院、与浙大的情谊也日益深厚。

  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徐新灶虽已退休,但仍有很多校友回杭聚会时邀请他出席,聆听他的教诲,回忆在浙美好时光。每一次听校友们诉说在各自领域的发展与成就,每一次看见自己资助的家乡学子如愿进入梦寐以求的高校,徐新灶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他说,这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学生,呵护学生健康成长。为此付出一切牺牲,都值得。

  “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教师职责的第一位并不是传授知识技能,而是传道。何为传道?传道是“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它要求教师必须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必须做到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的统一,

  浙大管院以“培养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为价值观,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教师们正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正如此次退休的这批教师们,他们以身作则,用数十年光阴乐此不疲地为千万学子传道,将求是创新精神与健康力量价值观薪火相传。

  “严谨治学、认真负责、守时守正,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着装整洁,神情温和,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四个字:为人师表。”这是 2022级MBA创客班张华云等很多学子对王世良的印象。

  为了立德树人,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他不仅以身作则、身正为范,还将价值观引领融入到日常教学环节中,比如,每门课快结束时,他会通过互动游戏与观看视频资料等方式,告诉学生做事情的态度很重要,“人生/工作成果=思维范式*热情*能力”;他会分享自己的座右铭——“做个好人”,以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心存好意,做引领中国发展的健康力量。

  而他所展现出来的自我修养与对教书育人的高度敬业,也在潜移默化中深深影响着管院新生代们。

  “王老师上起课来对自己要求极高,记得他曾经给我们准备了9大章节内容,如果加上案例分析,64个课时远远不够,但他会把重要内容讲得非常透彻,讲不完的内容也会用私人时间给我们答疑。我从事企业数字化建设相关工作,跟运营管理有密切关系,每当我给企业提案时就会想起他慈祥的面孔,想到他讲授的知识,也会像他一样认认真真地给企业提供专业意见。”

  “给王老师发邮件问问题几乎秒回,改论文也是各种批注解释。记得第一次论文指导时,王老师给我精心准备了一份详细的论文写作指南,囊括写作的整个流程和注意事项,让我感受到王老师的专业素养与严谨,我会把从王老师身上学到的知识和精神继续用于我的工作,传递给更多的同胞。”

  陈明亮在育人过程中同样注重“身正为范,德育为先”。他常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在《幸福管理学》课堂上,引导同学们注重事业与家庭的平衡,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幸福观,培养自我修复的能力;引导同学们胸怀“国之大者”,为服务国家做出浙大人应有的贡献。

  还有被称为“行走的教科书”的叶欣,她每时每刻都在自我管理。说礼、懂礼、言行礼貌,自律、自强、从不睡懒觉等,她课里怎样教育学生,平常就怎样要求自己。

  “感冒期间的叶老师,会始终手持纸巾及时擦拭鼻子,保证学生一如既往的连贯听课体验;还有《礼宾学》课上,她即便膝盖不适,也依然坚持在教室走道两边多次演示正确的蹲姿,优化教学效果。她的以身作则令我深受触动。”学生说。

  管院青年教师叶顺、吴茂英曾是叶欣、周歆红、张宏坤的学生,他们如今在教学与科研中所秉承的一些理念,深受到三位老师影响。

  “叶欣老师是旅游系的‘温度’,第一次上她的《现代礼仪通论》通识课,就被她展现出来的由内而外的美好、真诚和关怀所深深打动,让我深刻理解礼仪不在于形,而在于心;张宏坤老师是旅游系的‘高度’,他的《会计学》是我本科期间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过程最紧张,但也是最有成就感的一门课。张宏坤老师治学严谨,坚守底线,外刚内柔,对酒店财务的造诣堪称出神入化,常参于浙江省地方行业标准的修订,他的教学与科研理念对我影响很大;周歆红老师是旅游系的‘深度’,旅游人类学的思想之广大、之精深,再加上周老师对待学术研究的热情,让我们很多届旅游系学生无一例外都“陷”入学术之海,至今无法自拔。我今天对于质性研究的兴趣,追根溯源,是在她课堂上播下的种子。”

  叶顺滔滔不绝地说,三位老师虽然荣休,但是他们的“温度”“高度”和“深度”会在我们的课堂上传承下去,接续给下一代学子精神上的滋养。

  “我给叶欣老师当过研究助教,她对学生的温暖关怀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我影响至深。我现在也会学着她的样子,设置复杂的课堂考核体系,只为确保公平公正;在新学期开始时制作个性化名牌,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鼓励他们勇敢发言、阅读高质量科研论文,并加强与他们的交流互动,倾听他们的诉求。”吴茂英说。

  退休教师叶欣(一排右1)、周歆红(一排左1)、张宏坤(二排右1)、王婉飞(一排右3)

  篇幅所限,无法写尽18位管院退休教师过去数十年来传承求是创新精神、“以学生为中心”教书育人的动人故事。

  他们扎根教学一线、坚持科教融汇,培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所需的创新型、领导型人才,;他们因材施教,引导有科研潜力的学生以学术为志向,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研究真问题,解决“卡脖子”难题,构建中国自主管理学知识体系;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他们是学子们心中的“家人”,是管院的“爱与荣耀”,也是国家发展与民族进步之路上引领我们前行的新时代“大先生”。

  感谢所有受访者:王世良、陈明亮、吴茂英、叶顺、陈成、张华云、王海东、郭灵乐、邓观胜、周碧悦、孙皓伦、曾周娣、童逸璇、解兆涵、赵臻、朱晓磊、李贤红、王贞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